家屬也可在旁 將一手放在病人肩部、一手放在臀部協助翻身。 (三)上下床:早期下床很重要,可以預防術後併發症。如有頸架,可在頸架 固定好後再下床,下列介紹二種可減輕疼痛的翻身方法。 運動方式 運動圖示 1.首先翻轉側身靠近一側床緣並且雙 膝彎曲。 2.用肘部和另一手撐起身體,同時雙腳 離床著地。執行過程中仍保持耳、 醫療護腕推薦肩成一直線。 ★上床方式則與下床步驟顛倒 衛教小組 NF0270201 2 二、出院後日常活動 正確的頸部姿勢讓手術後的頸部得到良好的保護及瘉合,下列幾個日常活 動圖片及說明,提供您做為參考。 正確姿勢 重點說明 錯誤姿勢 站或坐時: 收下巴後頸部伸直,站立時再 加挺胸。 ★切記!不可在椅子上睡著 了。 拿、放高處東西時: 用椅子或梯子墊高,避免目標 物高於過於頭,也不可長時間 仰著脖子及伸長手臂。



手腕是人體非常重要的關節之一,扮演著支撐和控制手部動作的重要角色。手腕由8塊腕骨構成,並由多條手部肌肉、腱和韌帶控制。 醫療護腕的穩定性和靈活性對於日常生活中的許多活動都非常關鍵,包括打字、握筆、開門、握物品等等。因此,保持手腕的健康和避免手腕受傷對於維持日常生活的正常運作非常重要。 手腕是人體重要的關節之一,它負責支撐手掌和手臂的重量,並協助手指進行各種精細的運動。因此,保護手腕的健康對於日常生活和運動表現都非常重要。 以下是幾個保護手腕的方法。 1.正確姿勢:正確的姿勢是保護手腕的第一步。在使用電腦、駕駛、做家務等活動時,應該保持正確的姿勢。手腕應該保持自然的直線狀態, 不應過度彎曲或扭轉。使用電腦時,手腕應該與前臂保持平行,駕駛時手腕應該放在方向盤上方。

用熱毛巾敷10~20分鐘,就可讓頸部肌肉快速獲得放鬆。 ●運動前一定要先做脖子的暖身,尤其游泳、跳舞、羽球、高爾夫等。跳舞若有甩頭的動作,先做完六個方向的伸展後,再輕輕做360度旋轉暖身。搭雲霄飛車時,頭部也要緊貼倚靠椅背,以免頸部甩傷。 ●急性落枕或頸部被東西擊到時,最好立刻冰敷10~15分鐘,再用溫水熱敷。無法熱敷交替時,也可持續冰敷。可隨手找塑膠袋或向街上店家要些冰塊與冷水,讓冰袋可隨著頸部形狀伏貼。 5式醫療頸圈護頸操讓足球選手也羨慕你把握休息時間,做做護頸操,鍛鍊肌肉的肌群也有助於放鬆僵硬的肌肉,使頸部恢復柔軟度,讓全身的經絡痛暢,從此疼痛不上身。 1利用打電腦或看電視的時間,用米袋*放在頭頂上。背脊挺直收下顎,雙眼直視前方,持續20分鐘左右,可以訓練頸部的控制力與肌力。但不適時就應去看醫生。 *米袋重量(kg)=體重(kg)×0.032開車時,將頭部緊貼椅背頭靠,用脖子的力量向後方頂,可訓練脖子後方的肌肉。
 

疼痛感會傳導至臀部或下肢,造成 下肢麻、痛、無力情形,產生坐骨神經痛。 3 (二) 治療: 1. 臥床休息:幫助背部肌肉放鬆,促進受傷肌肉修復,降低腰椎間盤的壓力,減輕神經的壓 迫及發炎。 2. 藥物治療:適當使用非類固醇類抗發炎藥、肌肉鬆弛劑,控制受傷後發炎反應。 3. 物理治療:包括電療、冷熱敷等,電療是利用電刺激,醫療護膝推薦使肌肉細胞規律運動,緩解肌肉硬 化及抽痛。冷敷適用於急性疼痛一、二天內,有止痛和消腫;而熱敷較適用於亞急性及慢 性期,改善局部循環,增進復原。 4. 背架、束腹:限制脊椎活動,保持良好姿勢,減輕椎間盤醫療護膝推薦、肌肉、韌帶、關節受到外來壓 力。 5. 骨盤牽引:對罹患椎間盤突出和腰椎間孔狹窄,有助拉開椎體間的距離,減輕對神經的壓 迫,減緩疼痛症狀。 6. 針灸:促進氣血循環及鎮痛。 7. 推拿、按摩:幫助釋放或降低身心壓力及舒緩緊張肌肉,促進血液循環及組織復原。

 



穩定:支架可以穩定身體的某個部位,以減少活動時的不穩定性和風險。 保護:當身體的某個部位需要保護時,如受傷的關節或骨骼,支架可以提供額外的保護,防止進一步受傷。 支架有很多種類,包括固定關節炎支架、彈性支架、調整型支架等。不同的支架具有不同的功能和適用範圍,需要根據患者的狀況和需求進行選擇。 醫療支架(Medical brace)是一種醫療器械,通常由柔軟且耐用的材料製成,如彈性纖維、泡沫、塑料、金屬等。 它們可以被穿戴在身體的某些部位,如關節、脊椎等,以支撐、穩定、保護和減輕身體的負擔,並協助治療和康復。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醫療護腕
    全站熱搜

    mars093611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