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那就符合民法 789 條的情形,不能再對他人土地主張袋地通行權,只能經由原地號通行,即分割後之幾的地號擇損害最小的土地位置通行。 其他相關問題 法院袋地通行權之確定判決可以代替申請建照之土地使用權同意書嗎? 袋地通行權的判決和能不能建築其實是兩回事收購道路用地。私設道路必須依照建築法規的規定才能申請建照。 基地應與建築線相連接,其連接部分之最小長度應在 2 公尺以上。基地內私設通路之寬度不得小於標準: 長度未滿 10 公尺者為 2 公尺。 長度在 10 公尺以上未滿 20 公尺者為 3 公尺。 長度大於 20 公尺者為 5 公尺。 基地內以私設通路為進出道路之建築物總樓板面積合計在 1000 平方公尺以上者,通路寬度為 6 公尺。 私設通路為連通建築線,得穿越同一基地建築物之地面層,穿越之深度不得超過 15 公尺,淨寬依前 4 項規定,淨高至少 3 公尺,且不得小於法定騎樓之高度。通路長度自建築線起算計量至建築物最遠一處的出入口或共同入口。 若為特定建築物 ex. 工廠,需臨接 8 米以上的道路。 道路用地買賣如果買到上面有房但借用給第三人的土地,可以要求拆屋還地嗎? 用例子來說明:如下圖,假設甲有一塊土地,上面有一棟房屋,甲把房屋借用給乙,後來又把地賣給丙,丙可否要求乙拆屋還地?

但「產權不可分割過戶(使用權房屋)」的建物,土地和房屋所有權人是建商,買家只是有期限的房屋使用人,等同買家向建商長期租房,未來要轉售時仍得透過建商來處理。 張旭嵐指出,由於國人「有土斯有財」的觀念深植人心,因此道路用地地上權與使用權產品不太容易被廣泛接受,因為沒有土地和房屋的產權,且使用期屆滿時,使用權利消滅,購屋人只是擁有一個長期租約,未來移轉、贈與或繼承都得透過建商,交易相對麻煩。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經理徐佳馨表示,地上權與使用權住宅案價格確實便宜,但國人習於將不動產留給子孫,加上地上權產品在銀行端貸款不易,購屋人就得多一點自備款,所以購屋時應該審慎考慮。 她認為,除了價格一定要有相當優勢之外,產品力最好在一定水準之上。但最重要是,持有者在心態上必須思考不動產對自身的意義,究竟是要傳家或是持有者為單身自住客,對房屋的價值自然會有不同的解讀。 徐佳馨指出,地上權與使用權房屋最頭痛之處在於辦理貸款。地上權房屋沒有土地所有權,土地使用期限又受限,只擁有房屋所有權,

行政院於92年11月間邀集相關單位及縣市政府協商達成共識,同意財政部所提「中央補助直轄市及縣市政府取得既成道路試辦計畫」,自93年起,分3年試辦,共計釋出90億元,由地方政府以競標方式收購地方既成道路土地。 依據財政部的計畫,鼓勵地方政府成立財團法人基金會辦理收購,以競標方式道路用地,採最低標收購土地。各縣市願意成立財團法人基金會者,由行政院主計處補助1千萬元協助成立,財團法人基金會取得之既成道路土地,按照其捐助章程規定,需捐給當地政府;唯地方政府不願成立財團法人基金會者,中央也不勉強。 內政部營建署配合執行「中央補助直轄市及縣市政府取得既成道路試辦計畫」,已分別於93及94年度分別編列15億元預算補助各地方政府辦理。歷經長時間的準備作業,由台北縣領先其他直轄市、縣市拔得頭籌,率先於去年12月23日依政府採購法完成決標。 94復有桃園縣、台東縣、嘉義縣及台北市跟進完成開標,其他直轄市、縣市政府將陸續跟進擴大辦理。據了解,台北縣該次招標共有32筆既成道路土地決標,決標金額達9,399萬8,900餘元,招標現場並有各直轄市、縣市政府派員到場觀摩。 另外台北市並已於本月8日開標、21日決標,計有141筆土地決標,決標金額達4億4,830萬元。

)使用面積(m2)道路用地使用分區 權屬/管理者1 仁安段 1191-0 7.63 7.63 道路用地合計 166.842.用地範圍私有土地改良物現況:現況大致為水泥地、綠籬使用。 (四)用地範圍勘選之必要性說明1.本計畫目的與預計徵收私有土地合理關連理由 本案用地屬都市計畫道路用地,將永久提供公眾通行使用,導致私有土地 所有權人無法繼續行使土地權利,故必須取得範圍內私有土地之所有權, 達成使用目地。2.預計徵收私有土地已達必要最小限度範圍理由

二、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516號解釋(未依期限發給補償,徵收處分失效) 國家因公用或其他公益目的之必要,道路用地買賣雖得依法徵收人民之財產,但應給予合理之補償。此項補償乃因財產之徵收,對被徵收財產之所有人而言,係為公共利益所受之特別犧牲,國家自應予以補償,以填補其財產權被剝奪或其權能受限制之損失。故補償不僅需相當,更應儘速發給,方符憲法第十五條規定,人民財產權應予保障之意旨。…….倘若應增加補償之數額過於龐大,應動支預備金,或有其他特殊情事,致未能於十五日內發給者,仍應於評定或評議結果確定之日起於相當之期限內儘速發給之,否則徵收土地核准案,即應失其效力。 三、釋字第652號解釋 1.相當期限不得超過兩年 上述所謂相當期限道路用地,應由立法機關本於儘速發給之憲法要求,以法律加以明定。於法律有明文規定前,鑑於前述原補償處分確定後始發現錯誤而應發給補償費差額之情形,原非需用土地人所得預見,亦無從責其預先籌措經費,以繳交補償費之差額,如適用土地法、土地徵收條例等上開法律規定,要求直轄市、縣(市)政府於十五日或三個月內通知需用土地人繳交補償費差額,並轉發原土地所有權人完竣,事實上或法律上(如預算法相關限制等)輒有困難而無可期待,故有關相當期限之認定,應本於儘速發給之原則,就個案視發給補償費差額之多寡、預算與預備金之編列及動支情形、可合理期待需用土地人籌措財源之時間等因素而定。然為避免直轄 市或縣(市)政府遲未發給補償費差額,致原土地所有權人之權益受損,參酌前揭因素,此一相當期限最長不得超過二年。 2.相當期限之起算日 關於上開相當期限之起算日,因原補償處分之違法係直轄市或縣(市)政府據以作成原補償處分之地價標準認定錯誤所致,直轄市或縣(市)政府應提交地價及標準地價評議委員會重行評議或評定,道路用地買賣以資更正,故於法律有明文規定前,上開相當期限應自該管直轄市或縣(市)政府地價及標準地價評議委員會重行評議或評定結果確定之日起算。其中原補償處分之違法如係因原公告土地現值錯誤所致,而有所更正,則應自該管直轄市或縣(市)政府經地價及標準地價評議委員會評議更正公告土地現值之公告確定之日起算。 參、補償之其他方式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道路用地
    全站熱搜

    mars093611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